建言献策

姜小燕:融合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的西塞山区文化品牌建设深度挖掘与落地创新

发布者:统战部发布时间:2022-12-07浏览次数: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城市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如今,许多地方在文化品牌建设时,除了积极进行业态更新,也更加注重文明传承,力求“让城市留下历史,让人们记住乡愁”。在区域文化品牌建设的同时保留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让城市焕发出新活力。

重视文化保护与城市创新设计并不矛盾。历史文化是城市的记忆,承载着浓浓的乡愁,在西塞山区品牌建设设计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追求现代化进程,而是在西塞山区的文化传承与延续上下功夫,深入地域的人文、历史、民俗、民艺等资源有效探究整理,运用当代科技、产业、公共文化场馆进行跨模块对接。根据西塞山区发展规划,结合历史文化特点,因地制宜,既保留历史人文原汁原味的特色,又增加不可或缺的现代元素,做到审美与舒适兼顾,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融合。如此,不仅避免了“老调常谈”,还为西塞山区增添了一抹深厚独特的文化印记,让品牌设计的现代更有人文“温度”。

本议案将围绕文化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如何融入西塞山区品牌文化与后疫情时代新业态展开研究,指出后疫情时代下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在西塞山区品牌建设中,可以推进城市的文化内涵的提升、塑造城市的鲜明个性以及地域风土人情,文化赋能、多层次体现城市特色的的消费新业态成为点亮西塞山区经济的引擎。

本地区自2010年以来,陆续将西塞山道士袱桃花古洞……等典型的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再改造,并结合相关的文旅活动进行了开发与建设。然而将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与西塞山区品牌文化进行连接与塑造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诸如西塞山区文化品牌内涵如何与文化新业态落地实施,消费新模式与公共文化的区域特征没有做深入对接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应从加强资源整合、发展相关文化新产业、完善保障机制、加强宣传等方面着手解决。

【建议】

本议案,从城市消费新业态与城市文化品牌的互动关系、新的文化业态资源及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活化利用,以及对接高校文化专家研究资源促进城市文化新业态的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辐射西塞山文旅的轴心规划布局,拉伸服务场景的不断拓展,创建多元化消费新模式。推动后疫情时代的消费主力正在向年轻化、个性化迭代,市场消费需求在变化,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也需要迭代。主动对接新业态和新场景,创新传统与时尚相融合的消费内容和产品。

二、创建“西塞如歌”、“工业文化集市”等文艺精品,提供了沉浸式西塞山区文化体验,以微改造下的“西塞二十四时辰”、“矿·•磁”东西市集等一批“文化业态”融合了传统与潮流的西塞山区特色,深化了文旅融合、促进了消费回补

  三、吸引创意精英、高校专家学者、投资人、企业家等进入西塞山区发展的品牌战略中,使新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在深挖城市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文化资本,将城市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财富优势,从而完善西塞山区文化品牌的标识化发展。